庐山之家网 > 庐山视频 > 《走遍中国》庐山往事
《百姓记忆》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 庐山视频首页 收藏本页

时间:2009年9月27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 点击数:

《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百姓记忆》

 

2006年8月的一天,住在庐山的几位老人相约来到河西路504号的庐山会议会址。

    这里是中国唯一保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时期会场布置的礼堂。所有陈列品都是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召开时布置的;主席台上保留了五位常委用过的长桌和藤椅,墙上张贴着毛主席语录和标语,甚至这一杯一盏都是当年的原物,不曾更换。在这个会场里,中共中央曾经召开了三次庐山会议。走进这个会址,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

    和其他参观者不同,这几位老人对眼前的一切似乎相当熟悉。当时,为了迎接147名中央和地方领导上山,庐山本地选拔出各种服务人员546人。这几位老人都是其中的一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们曾经三次来到这里,作为会务工作人员,见证了前后三次庐山会议的召开。这一段特殊时期留下的特殊回忆,被他们称为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新中国建立后 ,庐山管理局在庐山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一个面向全国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的“亚洲最大的疗养城”。并因此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修缮了山顶上数以千计的别墅。这些都极大改善了庐山的游览、休养环境。庐山成了干部工人、劳动模范和援华专家的疗养地。也许因为具有这个基础,195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

    当时担任庐山管理局交际处接待员的彭毓炎清楚的记得,那是1959年的6月23号下午,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到庐山,为首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行的还有江西省省长邵式平,以及其他部门的干部,庐山管理处的领导吩咐彭毓炎准备好庐山主要别墅的钥匙,并带着领导们到现场去看看。

    庐山顶上这些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因为共产党高层领导的入住,被当地居民赋予了新名字:芦林一号被群众们称为是“毛泽东别墅”,442号别墅被称作是“周恩来别墅”,编号为359号的是朱德别墅、267号别墅被称为“邓小平别墅”。在庐山当地百姓眼里,这里是领导人在庐山永远的家。柏树路124号是刘少奇主席参加前两次庐山会议时的居所。这是一栋俄国别墅,气势庄重。当年,彭毓炎作为刘少奇及其家人的生活管理员在这里工作。

    第一次庐山会议是中央领导人规划中的神仙会,所以庐山顶上气氛轻松活跃。刘少奇更是举家赶来。开会之余,他们全家游览了庐山的各处风景,服务员们都感到这个特殊家庭拥有着既平实又幸福的生活基调。

    多年过后,刘少奇的大女儿来到庐山,专程看望了彭毓炎和其他服务人员,感谢他们当年给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在庐山顶的别墅群中,编号为442号的这栋美式别墅是庐山别墅代表作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宽大的敞开式门厅和外廊,加上近50平方米的大客厅,使得用于交际和公共活动的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60%。当年,庐山方面把这里定为了周恩来总理的下榻之所。而总理夫妇在这里居住期间的往事,这位名叫冯珍珍的老人依然历历在目。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担任周恩来夫妇的服务员。

    现在这里已经辟为了周恩来纪念馆,除了后来悬挂上的照片,其他家具甚至床单被褥都保持了原样。冯珍珍看到眼前熟悉的一切,感到往事如同发生在昨天。

    周恩来夫妇一生没有孩子,他们非常喜欢乖巧伶俐的冯珍珍,亲切的叫她小女儿。后来冯珍珍到北京出差,就被邀请到中南海小住了几日。他们之间的联系保持了近二十年。

    庐山会议期间,发生在领导人和当地百姓之间的故事很多,并不局限在轱岭的别墅群里。眼前这个村子叫周家湾,这里就流传着一个周总理和放牛娃的故事。  

    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见到了当年的放牛娃——周桂花。当我们问起当年发生的故事时,周桂花首先拿出了两张珍藏多年的照片。  

    照片记录的是发生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的往事。有一天,周总理一行人去往观音桥游览。他们走到周家湾时迷了路,当时总理看到正在家门口玩耍的小桂花,就邀请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为他们带路。周桂花告诉我们,当年她和周总理一行人就是沿着这条山路去往观音桥的。

    观音桥有着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是庐山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当年,周总理一行人参观完桥上的文化古迹,就走到桥下休息。自始至终,他都拉着这个赤脚小姑娘的手,并让摄影师为他们拍照留念。

    就是在这个地方,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这是周桂花一生中第一次照相。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桂花知道了这个拉着自己的手、对自己嘘寒问暖的爷爷就是人民敬仰的周总理。她真想能再有机会见到周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动力,促使周桂花在学习和工作中全力以赴。1978年,她终于以人民代表的身份来到北京,但那个时候周总理已经过世两年,周桂花对此抱憾终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周桂花无数次的来到观音桥,坐在当年总理爷爷坐过的石凳上,很多往事就会浮上心头,总理爷爷帮自己洗手,为自己削苹果,询问家里人能不能吃饱饭。老人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在眼前,这时的周桂花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因为这份难以释怀的情感,她收集了很多和周恩来总理有关的照片和书稿,在自己家中布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展览,虽然这些展品没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也没有多少观众前来参观,但它却是承载了周桂花对总理爷爷永远的缅怀。

    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期间,一位中央领导人入住267号别墅,他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现在,这里已经被辟为邓小平旧居,供游人参观。当年,杨基友担任了邓小平夫妇的生活管理员,对这里的一切,他相当熟悉。

    第二次庐山会议召开的时候,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整顿阶段,邓小平是整顿工作的负责人之一。会议期间,他负责起草《工业七十条》、《高教六十条》等重要文件,可谓重任在身,在开会之余需要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但是每次晚饭过后,这个客厅里必然会高朋满座,来的都是邓小平的固定牌友。他们就在围坐在这张圆桌前,开始打麻将。

    邓小平对棋牌的爱好维持了一生。对他来说,棋牌不仅是一种娱乐放松的工具,也是锻炼自己思维积累人生智慧的手段。当时,服务员们看到在繁重的公务压力下,邓小平依然能做到文武之道,亦张亦驰,不由得为他举重若轻的大将风度所折服。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出席庐山会议。九年后,当第三次庐山会议举行时,他已经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但是庐山人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怀念之情分外深厚,因此他们保留了这栋别墅当年的格局。令庐山人遗憾的是:1959年以后,邓小平再也没来过庐山。

    359号别墅是一栋名副其实的大别墅,建筑面积甚至比蒋介石夫妇居住的美庐还要多两百多平方米,解放前,他属于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的私产。在前两次庐山会议期间,朱老总被安排住在这里,别墅依山而建,除了后门,爱爬山的他就可以登高望远了。现在,庐山群众把这栋别墅称为是朱德别墅。  

    另一个让人想到朱老总的地方就是庐山植物园了。1959年,朱老总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就被这儿的奇花异草吸引了。众所周知,朱老总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他毕生酷爱兰花,当时他看到一片万紫千红中竟然没有一盆兰花,而庐山的土壤和气候又非常适合兰花的生长,于是,就热心的张罗起来。

    就在眼前这条小山路边,朱老总手把手地教给朱国芳怎样种兰花。他对兰花的这种酷爱也感染了年轻的朱国芳。1970年,年过八旬的朱老总第三次来到庐山。他在服务员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植物园,眼前的一切让他意外而心痛。当年的花房已经改成了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植物园的苗圃改作农田,种植了粮食和蔬菜。当时朱老总就是坐在这里,坐在这样一把木椅上,看着眼前的一切,神色忧虑的沉默了很久。

    改革开放以后,植物园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但是那位喜欢花草的老人已经无缘得见这一片姹紫嫣红。

    因为三次庐山会议的召开,庐山上很多地方留下了中央高层领导的足迹。这是第一次庐山会议结束前,主要领导人和会务工作人员的合影照片。当时,毛泽东主席因为休息没有到场,前排最中央的位子就空了下来。由谁来入坐呢?大家开起了江西省省长邵式平的玩笑,说他是东道主,应该他坐,个性豪爽的邵式平就真的坐了下去,于是诞生下了这张令人称奇的照片。值得珍藏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合影,与领导人有关的一切都被这些服务人员当作珍品收藏了起来。

    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步入老年,但是留在他们脑海中的往事并没有沉入历史的深处。他们希望自己拥有的这份珍贵的记忆流传下去,与庐山的一石一水一房一木同在。(编导:孙志勇 郑晓寒 摄像: 王国强  2007年4月18日播出)

责编:郭翠潇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