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游记 > 近代庐山游记 > 正文
搜索

栗里考(《隅楼丛书》)

时间:2010年5月24日 作者:古直 来源:《庐山志》 点击数:
    《宋书·隐逸本传)“寻阳柴桑人也”,萧统陶本传、《南史·隐逸本传》同。案:先生里居,旧说多不能瞭。余尝考之:先生盖少长栗里,迁居上京,再迁南村,终焉上京。南村后当详证,今且先明栗里。《浔阳记》云:“陶潜粟里,今有平石如砥,纵广丈馀,相传靖节先生醉卧其上,在庐山南。”《寰宇记》云:“栗里原在庐山南,当涧有陶公醉石。”又云:“柴桑山近栗里源,陶潜此中人。“《庐山记》云:”渊明所居栗里,两山间有大石,可坐十数人。渊明尝醉眠其上,名日醉石。”朱子《跋颜鲁公》诗云:“栗里在今南康军西北五十里,谷中有巨石,相传是陶公醉眠处。“《名胜志》云:“陶潜家于柴桑,即今楚城乡也。去宅北三里许,有靖节墓。唐白居易有访陶公旧宅诗。”案,以上诸说,多以今之醉石当栗里,惟《名胜志》谓在今之楚城乡,《江西通志》主之,最得其实。考今楚城乡即故柴桑县城,集中《酬丁柴桑》诗曰:“屡有良由”(由同游), 明归栗里附柴桑城,故得与县令朝夕游燕,其证一;明正德七年 (1512) 楚城乡鹿子坂大水冲出一碑,曰“陶靖节先生故里,提学李梦阳据之以恢复先生坟基田庐。桑乔《庐山纪事》记之,其证二;古曰栗里,今曰鹿子。栗、鹿双声,子、里叠韵,音虽小变,犹不离其语柢,其证三。合三者观之,栗里在此而不在彼,亦恍然矣。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近代庐山游记
  相关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