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介绍 > 教育名山 > 正文
搜索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杭州因缘

时间:2010年1月1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凤凰网 点击数:
1926年秋至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陈寅恪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国学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中文、历史两系任教,生活安定,学术精进,传薪有成,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慰的时期。  抗战中,陈寅恪辗转西南,受颠沛流离之苦而著述不辍。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回北平清华大学任教。殊不料“北归一梦原知短,如此匆匆更可悲”。1948年12月15日他携家带口飞离北平,到上海乘船至广州,从此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二十年的岭南生活。
 
在时局的大变革中,陈寅恪为什么选择古为瘴疠之地的岭南作为余生的安身之所,学界莫衷一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里,陈寅恪虽身居岭南,心底里却时时视自己为过客。“先生过岭诗为历”,从他晚年的诗作中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他的那种乡愁般的心绪。他曾这样问自己:“无端来做岭南人”,“余生流转终何止”?春天将尽,他感叹:“岭表流民头满雪,可怜无地送残春”;端午节到,他又自吟:“几回客里逢兹日,何处寰中似故乡?”在酷热的天气里他又向故友倾诉:“一瞬百年强半过,不知何处觅家乡?”那么,陈寅恪晚年屡屡梦回的故乡又在何处呢?
 
陈寅恪祖籍修宁(今江西修水),生于长沙,少时曾随父母在南昌、庐山、南京、上海等地居住。但对流寓于岭南的晚年陈寅恪来说,他很乐意视杭州为故乡。有诗为证:
 
惊心节物到端阳,作客犹嗟滞五羊。
 
艾诩人形终傀儡,槐酣蚁梦更荒唐。
 
南游已记玄蛇岁,北味浑忘白虎汤。
 
粤湿燕寒俱所畏,钱塘真合是吾乡。
 
诗中说,他是因为畏惧北京的严寒和广东的湿热,才认杭州作故乡。但这只是浅显之义。对于在诗作中擅用古典和今典的陈寅恪来说,他钟爱杭州绝不仅仅是由于气候之故,而是别有一番深意。
 
陈寅恪虽非杭州人氏,在杭州也只有短暂的居住经历,但他的家族却与杭州有着诸多因缘。杭州曾是他的祖父陈宝箴短暂的为官之所,而举荐他祖父的大学士王文韶正是杭州人。这是远因。而近因则是,杭州是他的父母、长兄坟茔所在。1925年,学成归国、已受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导师之聘的陈寅恪向学校请假一年,陪父亲散原先生养病于西湖净慈寺等处,并于10月安葬其母和长兄在杭州牌坊山之原。1948年其父灵柩在暂厝北平11年之后亦归葬杭州。因此,杭州成了陈寅恪魂牵梦萦的所在。这在他的诗中多有表露。1949年4月诗云:
 
岭海移家春欲暮,清明上冢梦初回。
 
1951年9月听说杭州当局有迁墓之说,陈寅恪深为不安,抒之于诗:
 
葱翠川原四望宽,年年遥祭想荒寒。
 
空闻白墓浇常湿,岂意青山葬未安。
 
1966年清明陈寅恪又赋诗一绝:
 
史书既欲尽烧灰,何用今朝上冢哉。
 
南国高楼魂已断,西陵东渡梦几回。(钱塘江边古有西陵渡)
 
在岭南大学的同仁中有一位朱师辙(字少滨)教授,系清季小学名家朱骏声之孙,家学渊深,陈寅恪引以为同道。这位朱先生在1951年退休时,前往杭州定居。这又使陈寅恪对杭州多了一份牵挂。朱少滨的离去,陈寅恪以诗《送朱少滨教授退休卜居杭州》相送。其二为:
 
无改乡音望若仙,镜湖乞得比前贤。
 
他年上冢之江畔,更和新诗结后缘。
[1] [2]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教育名山,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杭州因缘
  相关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